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十一五”时期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更新:2013/8/19 15:13:26      点击:
    1. “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我国医药市场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
  在国际医药市场总体上继续保持巨大需求和发展的大的环境下,我国医药国内市场也将出现旺盛的消费需求环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我国药品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将进一步促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普通药的使用;人口老龄化促使我国的老人用药将有较大增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医药市场创造了发展空间。资料显示,中国医药市场今后5年内以15%20%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将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医药市场;202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从而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2.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热潮继续,在“十一五”时期或者再多5年将产生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随着医药行业进一步开放,预计20052010年,全行业重组将进一步升级,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国有医药企业的并购重组比重将明显上升。其中,外资重组医药行业的重点是医药流通业和原料药。这是因为我国在原料药方面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国际相关医药企业会对此大打主意,某些重点品种的原料药已经成为外资关注的热点;而医药商业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外资希望通过控制下游企业进而影响上游生产企业的做法是国际通常惯例,外资也希望通过控制商业渠道然后在上面承载自己的产品。
  医药流通领域将成为医药行业的重组重点。因为我国制药企业间的产品、技术差异度不大,而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控制营销网络和销售终端资源,被许多企业作为应对激烈竞争的主要砝码,药品流通和零售企业将成了医药行业重组的焦点。
  由于GMPGSP的严格执行,在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中,将有大批的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被淘汰,而经过并购重组之后,再过5年或10年,将有一批大型医药企业出现。
  3.从制药业各子行业看,未来510年期间,我国医药市场将继续保持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制药为补充的格局
  (1)化学原料药是化学制药增长的主要部分
  在“十一五”时期,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市场导向引导下,我国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在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的同时,一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目前国内短缺的产品将会出现,我国将克服主要依靠维生素C、扑热息痛等少数品种出口的状况,更多的高附加值出口品种得到发展;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有所突破,包括如β内酰胺类、维生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酸类产品及其中间体生产中的发酵、结晶及分离、提取等技术;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大幅度提高,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我国医药市场过分依靠北美、西欧两大市场的情况的局面有所缓和,东欧、非洲、亚洲、拉美等广阔的国际市场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开拓。
  (2)中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和中药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
  国家医药产业“十五”计划鼓励中药现代化。主要内容包括:鼓励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国家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鼓励和支持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商品化生产;逐步制定全国统一的饮片炮制规范;加快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优质饮片的研究,建立饮片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毒性中药饮片的生产管理;中成药生产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开发新的中药剂型;加强重点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可以预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将在“十一五”时期内得到提高。
  随着国际上对天然药物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中药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发达国家对我国中药的认同感加强,我国在中药国际化程度将有所深化,在“十一五”时期内将有一定数量的中成药将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
  (3)生物制药和国际水平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未来510年是我国生物制药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五”计划中,国家已经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科研补助、技改贴息及企业资本金注入的支持力度,鼓励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当前情况看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未来510年,预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开发将取得显著成果,将有1520种新的生物工程药物投放市场,其中部分进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生物制药的先进水平将进一步缩小。
  4.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但还是以进口为主
  由于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介入门槛较高。目前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众多,但医疗器械的功能、质量上与国际市场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小品种、低档次产品中占有成本价格优势,而一些大型医疗保健仪器,目前还是以进口为主。“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虽然潜力巨大,需求将持续增长,但这种以进口为主的态势还将继续。
  5.医药流通业领域,企业竞争加剧,企业赢利水平继续下降
  目前,医药流通企业竞争“白热化”,各路资本纷纷角逐此市场。除了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之外,流通企业面临的压力还包括药品招标采购、药品零售限价、GSP认证加快等。加上我国医药分家改革受阻(医院占有药品消费的80%,导致医院获取垄断收益,即所谓的“以药养医”。由于国家财政预算暂难弥补医药分家后医院的收入缺口,再加上相关利益既得者并无动力推动改革,而行业面临的其他不确定因素也没有改善迹象),因此在”十一五”时期,流通领域将继续呈现毛利率将继续呈下降趋势,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不会改变。
  6.医药生产和医药流通将逐步出现专业化分工
  现在大的医药企业集团,几乎都有生产和营销部门,自己的产品自己销,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直接达到零售终端,肥水不落外人田,企业对生产利润和流通利润都不放弃。但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医药企业将出现药品研制开发生产和市场流通零售的分工,以总经销、总代理为特征的营销方式将逐步取代企业的庞大营销队伍和销售点。
   “十一五”时期重点领域的参与主体及竞争态势
  1.总体上竞争态势是:大、中、小企业并存,以中小企业为主;进口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三资企业市场趋于稳定
  虽然近几年我国医药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十一五”时期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加上我国对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分别实施GMPGSP认证,医药产业将有大量的企业因为不能通过质量认证而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其他企业所兼并,但在短时间长期形成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格局还是难以改变。
  近几年来跨国医药企业已经纷纷采取合资或者独资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在未来几年,其趋势是把生产中心向研发中心转移。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外资医药企业在国内的份额将趋于稳定,国内市场将面临进口产品、外资企业产品和国内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
  2.非医药企业纷纷进军医药产业
  上世纪中后期开始,非医药企业纷纷进军医药产业,比较典型的例子包括海尔集团、浙江尖峰集团等进军医药产业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非医药企业进军医药产业的趋势更为明显,近期比较有影响的如玻璃制造企业力诺集团,在2002年注资整合济南两家国有医药生产企业——宏济堂制药和永宁制药等,2003年开始进入了医药销售环节;香港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集团,从2001年以保健品为切入点进军了内地医药领域开始,2003年和同仁堂联手组建了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医药事业项目投资,2004年李嘉诚又准备和白云山中药厂合作。
  3.化学原料药业领域
  化学原料药业领域,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大概为11%左右,而且内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与外资企业的差距较小,经营效益还具有一定优势,当前进口原料药产品增长态势也不太明显,可以说,在“十一五”时期,原料药主要还是在国内企业之间进行竞争。而且,由于我国主要以中低档化学原料药生产为主,这些领域进入比较容易,大多数产品存在比较严重的过剩,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
  当然,虽然外资进入我国原料药领域趋于稳定,但加入WTO以来,随着进口关税的降低、 服务贸易的开放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外产品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对我国原料药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对高档原料药市场的冲击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对廉价或低档原料药市场的冲击则主要来自印度。
  4.中药业领域
  近几年来,一些植物药消费和生产比较发达的西欧国家(如德国、法国等)的制药公司开始仿制我国传统的中成药,并逐步打入我国中药市场;日本和韩国从我国进口中药材,加工成中成药之后大量返销我国。近几年我国中药进口高速增长主要来自德国、法国、日本、香港、我国台湾省等地;中药材进口增长主要来自加拿大和美国。
  在“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中药进口关税的降低,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的开放,进口中药和其他植物药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更加明显。而中药制药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比重相对较低,大概仅在16%左右,从而也导致国外制药公司有更强的进口动机。
  因此,我国中药业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本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国外产品的冲击。当然,我国中成药的很多老字号和传统配方在民间拥有很高信誉,在加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下,将这些老字号和传统配方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中成药新药,可以传承和扩大传统中药在本土市场的影响,发挥无形的比较优势,抵制“洋中成药”的市场冲击。
  5.生物制药业领域
  当前我国国内生物制药企业还是以仿制为主,随着知识产权的限制,我国生物制药的范围将被迫缩小到为数不多的产品和品种上,国外生物药品的新产品和新品种将大量进入以至占领国内市场。对于国外大型生物制药公司投资控股或独资的外资企业来说,其生物药品的新产品和新品种在符合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的某种形式下可以继续生产和销售,并部分替代同类生物药品的进口。外资企业的产值比重已经占生物制药业比重的30%以上,外资企业的发展会对国外生物药品的进口产生一定的抵制作用。虽然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内资企业,但内资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都高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不太大。
  总的来说,外资企业对进口产品有一定的抵制和替代作用,但进口增长幅度仍将有所上升,并对内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国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也将较快增长,但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6.销售环节的竞争成为国内医药企业竞争的主要焦点
  医药企业为求生存自然将市场占有率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纷纷斥巨资打造自己的营销网络,如美罗药业、双鹤药业以及复星实业,而华北制药与石药也意欲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国内最大的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等。一轮争建快建大型医药销售队伍的竞赛开始了,大企业销售队伍的增长使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市场集中度增加。尝到了销售队伍增长甜头的大企业把重心更多地倾斜到市场份额的提高和销售队伍的建设上。